30吨啤酒厂设备糖化系统生产啤酒时如何使用高浓度稀释法。高浓度稀释法是生产很多种啤酒常用的酿酒方法,今天腾博官网诚信为本,专业服务的小编就为您具体介绍一下啤酒厂设备生产精酿啤酒时,如何使用高浓度稀释法。
在30吨啤酒厂糖化系统中,高浓度稀释法(High Gravity Brewing, HGB)通过提高初始麦汁浓度、优化发酵效率,再经稀释调整至目标酒精度与口感,可显著提升产能并降低能耗。以下是具体应用步骤与关键控制点:
一、糖化系统工艺调整
原料配比优化
增加麦芽与辅料(如大米、玉米糖浆)比例,使初始麦汁浓度(OG)提升至 18-22°P(常规为12-14°P)。
例如:30吨批次中,麦芽用量增加至 22-25吨,辅料占比控制在 20-30%,以平衡糖化效率与成本。
糖化过程强化
糖化温度:采用 65-68℃ 保温1小时,促进β-淀粉酶分解淀粉为可发酵糖,提高浸出物收得率(目标≥80%)。
洗糟水用量:增加洗糟水量至 3-4倍麦糟体积,确保残糖≤1.5°P,最大化提取可发酵糖。
麦汁过滤:使用 预涂硅藻土过滤机,缩短过滤时间至 90-120分钟,避免麦汁氧化。
煮沸与酒花添加
煮沸时间延长至 90-120分钟,促进蛋白质凝固与酒花异构化,同时蒸发多余水分浓缩麦汁。
酒花添加量需根据目标苦度(IBU)调整,建议分阶段添加:
苦花(如马格努门):煮沸开始时添加,贡献基础苦味;
香花(如西楚):煮沸结束前15分钟添加,保留香气。
二、发酵与稀释工艺控制
高浓度发酵管理
接种高活性酵母(如S-23、US-05),接种量提升至 1.5-2.0×10⁷ cells/mL,加速发酵启动。
发酵温度分阶段控制:
主发酵:10-12℃(拉格酵母)或18-20℃(艾尔酵母),持续5-7天;
后熟:0-2℃低温贮存14-21天,促进双乙酰还原与风味成熟。
监控发酵度(RD)达 75-80%,确保酒精生成充分。
稀释水处理
水质要求:稀释水需符合酿造水标准(Ca²⁺ 50-100 mg/L,SO₄²⁻ 50-150 mg/L),避免影响啤酒口感。
脱氧处理:通过 CO₂脱气塔 或 真空脱氧 降低溶解氧(DO≤0.05 mg/L),防止氧化风味劣变。
无菌过滤:采用 0.45μm膜过滤 或 紫外线杀菌,确保微生物指标(菌落总数≤10 CFU/mL)。
稀释比例与混合
稀释比例通常为 1:0.5-1:1(高浓度麦汁:稀释水),最终酒精度控制在 4.5-5.5%vol。
混合方式:
在线混合:通过 静态混合器 或 文丘里管 实现均匀混合,避免局部浓度差异;
分批混合:先稀释至中间浓度(如15°P),再调整至目标值,便于风味微调。
三、关键质量控制点
风味稳定性
高浓度发酵可能产生 高级醇(如异戊醇)和 酯类(如乙酸乙酯),需通过酵母选型与发酵温度控制(如艾尔酵母≤22℃)减少异味。
稀释后补充 酒花精油 或 干投酒花(0.5-1 g/hL),弥补香气损失。
泡沫与口感优化
稀释水添加 0.5-1.0 g/hL 的 泡沫稳定剂(如槐糖脂),提升泡沫持久性。
通过 酶解技术(如添加β-葡聚糖酶)降低麦汁黏度,改善稀释后酒体顺滑度。
批次一致性保障
建立 高浓度麦汁与稀释水的标准化配方库,结合在线传感器(如浓度计、DO仪)实时监控混合过程。
每批次取样检测 酒精度、pH、色度 等指标,确保符合企业标准(如酒精度偏差≤±0.2%vol)。
重大机遇:预计今年内出台精酿啤酒标准和相关法规,新政策将接轨欧美现行政策,今后小型精酿啤酒厂灌装啤酒可正式走向市场,精酿啤酒行业将会迎来健康发展的机遇!